在房地产市场的风云变幻中,2025 年下半年是否是抄底买房的好时机,成为众多购房者关注的焦点。近年来,我国房地产市场历经深度调整,诸多问题逐渐暴露,市场供需结构失衡,部分城市住房供应过剩,而另一些城市则面临供应不足的困境;部分房地产企业资金链紧张,财务风险加剧;消费者购房信心受挫,观望情绪浓厚。在此复杂背景下,分析 2025 年下半年的楼市情况,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。
政策导向释放积极信号
2025 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着重强调 “稳住楼市”,将其纳入总体要求,并提出 “更大力度促进楼市健康发展”,这种详尽的表述,凸显了稳楼市工作在当下经济布局中的关键地位。从政策导向来看,“稳住楼市股市” 的明确提出,意味着在 2025 年重点领域风险防范中,房地产风险防范被置于突出位置。房地产行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,其风险对地方财政稳定、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全社会消费和经济增长稳定性有着广泛影响,促使政府坚定了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决心。
在货币政策上,央行积极作为,释放出大量流动性。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降准 0.5 个百分点,这一举措为市场注入约 1 万亿元的长期流动性。降准后,商业银行可用于放贷的资金增多,一方面为房地产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,缓解了部分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,助力项目开发建设;另一方面,购房者的贷款审批流程可能更加顺畅,贷款额度与利率也有望得到优化。与此同时,政策利率降低 0.1 个百分点,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 0.25 个百分点 ,5 月 20 日,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也迎来调整,1 年期 LPR 和 5 年期以上 LPR 分别下调 10 个基点,降至 3.0% 和 3.5%,切实减轻了购房者的还款压力,刺激了更多有购房意愿的人群积极入市。
住建部也明确表示将进一步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,全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。各地积极响应,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并落实房地产支持政策。一些城市为吸引人才,推出购房补贴、落户优惠等政策,鼓励人才购房定居;部分城市则对老旧小区改造、城市更新项目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,改善城市居住环境,提升房地产市场的吸引力。例如,杭州、成都等城市通过 “城中村改造货币化” 释放住房需求,带动房价环比上涨。
国常会召开会议聚焦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,着重指出要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,并强调相关举措要直达企业和群众,提高落地效率,确保实施效果。6 月 13 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更是明确要求 “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”,提出要对全国房地产已供土地和在建项目进行摸底,进一步优化现有政策,提升政策实施的系统性有效性,从稳定预期、激活需求、优化供给、化解风险四个关键维度,全面发力推动房地产市场回归稳定轨道。这些政策导向无疑为 2025 年下半年的楼市注入了一剂强心针,为抄底买房提供了政策层面的支撑。
市场现状:分化中蕴含机会
从市场整体数据来看,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截至 2024 年 11 月末,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为 73286 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 12.1%,其中,住宅待售面积增长 18.4%,待售面积增长反映出市场供应相对充足,但销售速度未跟上供应速度。然而,市场并非铁板一块,而是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。
一线城市如北京、上海、深圳,新房价格同比上涨 2.5%,二手房市场止跌企稳,核心区现房去化周期缩短至 8 个月,优质学区房溢价率回升至 15%。这些城市经济实力雄厚、产业资源丰富、人口持续流入,在政策支持下,市场需求得到有效释放,房价逐渐企稳回升。部分热点二线城市如杭州、成都、武汉等,二手房成交量纷纷创历史新高。以杭州为例,通过 “城中村改造货币化” 等政策,有效激活了住房需求,带动房价环比上涨。这些城市积极落实中央政策,结合自身特点推出一系列刺激措施,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。
而三四线城市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、人口外流等因素,库存去化压力仍然较大,房价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。但随着政策的持续推进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,这些城市也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,通过产业升级、人才引进等方式,逐步提升房地产市场的支撑力。
对于购房者而言,在 2025 年下半年,如果所在城市是一线城市或热点二线城市,且有合适的房源符合自身需求,抄底买房或许存在一定机会。因为这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需求较为坚挺,政策刺激下市场复苏的可能性较大,房价有望在未来实现一定程度的增长。但如果是在库存压力大的三四线城市,抄底则需谨慎,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前景、人口流动趋势等因素,避免陷入房产贬值的困境。
成本变化影响购房决策
在需求端,政策持续松绑,为购房者减轻负担、降低门槛。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取消,多地首付比例大幅下降,部分城市如西安将商贷首付比例统一降至 15%,不再区分首套、二套房。以一套价值 200 万的房产为例,首付从以往的 60 万降至 30 万,购房门槛显著降低。市场普遍预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将进一步下调,若下调 15 - 20 个基点,以 100 万贷款、30 年期等额本息计算,月供又可减少一定金额,30 年累计节省的利息颇为可观。
此外,包括契税税率下调、个人所得税免征门槛提升、土地增值税预征率降低等 “四个减免” 政策,以及超 50 个城市推出的购房补贴(如现金直补、契税返还、人才购房券等),进一步降低了购房者的交易成本。这些政策的实施,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购房意愿,使得更多潜在购房者得以进入市场,有效释放了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。
对于计划在 2025 年下半年抄底买房的人来说,成本的降低无疑增加了购房的吸引力。但同时也要注意,利率等成本因素可能会随着市场变化而波动。如果在购房后利率上升,还款压力将会增大。因此,购房者需要对自身的经济状况和未来收入稳定性有清晰的评估,确保能够承受可能的成本变化。
未来趋势:机遇与风险并存
展望 2025 年下半年及未来一段时间,在中央一系列救市政策的持续推进和落地过程中,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实现止跌回稳,并朝着健康、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迈进。政策实施的 7 - 9 月是关键时期,广州、南京等城市专项债落地较快,购房补贴、置换补贴等政策将直接降低购房者成本,预计成本可降低 8% - 10%。10 - 12 月则是利率调整的重要窗口,LPR(贷款市场报价利率)可能再降 15 - 20 个基点,房贷利率有望跌破 3%,年底银行出于冲量需求,放贷将更加宽松,这对于购房者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。
国内货币政策宽松预期不断增强,房地产企稳的经济基础正在筑牢。业内人士预测 2025 年底房贷利率或降至 2.5% 左右,结合全球资本增配人民币资产趋势,市场流动性环境将持续改善。但区域分化仍是重大挑战,后续政策需更精细区分城市能级,通过差异化供给调节机制实现全局稳定。此次国常会部署也标志着房地产调控将进入实际上的攻坚期,通过制度破立衔接、存量增量统筹、需求供给协同的三维发力,政策效应有望在 2025 年下半年加速显现。
然而,市场真正实现可持续企稳,仍需在区域平衡、信心重建、风险化解等各方面协同推进以此取得突破。房地产税的推进、保障房的大量入市等因素,都可能对市场产生影响。如果房地产税开征,持有多套房的成本将增加,可能导致部分房源流入市场,对房价产生下行压力;保障房的入市则会分流一部分商品房需求。所以,2025 年下半年抄底买房既存在房价触底回升带来资产增值的机遇,也面临着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。
2025 年下半年能否抄底买房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。购房者需要综合考虑政策导向、市场现状、成本变化以及未来趋势等多方面因素。对于有自住需求且长期持有的购房者来说,如果在合适的城市遇到价格合理、符合自身需求的房子,在充分评估自身经济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基础上,可以考虑出手。而对于以投资为目的的购房者,则需要更加谨慎,密切关注市场动态,权衡潜在的收益与风险,做出理性的决策 。
配资门户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