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暑期档最大的悬念,不是哪部电影能夺冠,而是一部根本不见踪影的“幽灵影片”——《731》。
距离宣称的7月31日上映仅剩10天,想看人数高达124.7万的它竟零宣发、零排片、零动静!导演赵林山8年心血,很可能倒在离终点最近的地方。
一、敏感题材的“双刃剑效应”
当“731”这个数字组合出现,多数国人瞬间联想到1988年《黑太阳731》带来的震撼。日军暴行、活体实验等历史伤疤,既是观众好奇的焦点,也是电影难以宣发的原罪。
二、宣发真空暴露行业残酷规则
对比同期选手,《731》的“裸奔”状态堪称悲壮:
《罗小黑战记2》《长安的荔枝》背靠猫眼,宣发投入起码八位数;
《南京照相馆》由中影+上狮护航,点映票补低至19.9元/张;
连口碑崩塌的《你行!你上!》都有四大公司托底。
宣发本质是给影院看的“投名状”:路演砸钱换排片、票补贴钱引流量。而《731》的出品方环鹰时代既无资本铺路,更无时间破局——业内皆知,暑期档宣发至少需20天筹备期。
导演的八年长征充满坎坷:2017年立项,拖到2021年开机,2024年金鸡百花电影节宣布“全球预映”。但7月31日这个档期堪称“死亡夹缝”:前有《南京照相馆》收割历史题材观众,后有《东极岛》虎视眈眈。
更致命的是,电影至今未公布发行方(注:发行方负责对接院线排片)。有业内人士透露:“这片子像烫手山芋,题材敏感+成本回收难,大公司根本不敢接。”
当124.7万“想看”数据预估能转化5000万票房时,《731》本有黑马潜质。但电影产业的残酷在于:没有宣发护航的优质内容,就像没有武器的士兵冲进绞肉机。
配资门户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